上海律师
贷款人怎样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


      一、贷款人怎样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关系人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有关金融法规确定。
      
      
      二、立案标准
      
      
      对违法发放贷款案(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立案追诉标准规定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关于骗取贷款、违法发放贷款“数额巨大”的问题。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经商该院法律政策研究室认为,尽管此类犯罪新的立案追诉标准正在起草、修改中,但可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参考此标准中关于“数额巨大”的规定处理个案。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同意《立案追诉标准(二)》确定的数额标准。因此,骗取贷款、违法发放贷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可以认定为“数额巨大”。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2010)
      
      
      第四十二条 [违法发放贷款案(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违法发放贷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三、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及贷款相关的规章、制度;
      
      
      2、本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为:
      
      
      行为人有违反贷款相关的规章、制度、纪律的行为;
      
      
      有违法发放贷款造成国家重大损失的后果发生;
      
      
      行为人违法发放贷款的人是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
      
      
      3、本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工作的人员才能构成本罪主体外,单位也能构成本罪主体;
      
      
      4、本罪在主观上的表现为故意。行为人是在明知自己的行为是违反国家金融及贷款管理制度故意为之,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行为。
      
      
      当事人也是可以向银行或者其他的机构办理贷款来获得资产的,在申请贷款时也是需要提交相关的证明材料和有能力偿还贷款的资料,如果银行的工作人员违法国家规定向不符合条件的当事人下发贷款,也是属于触犯了违法发放贷款的罪名,是会根据涉案的金额以及情况来做出处罚的。
      
      
      
      

www.shlsw.net
Copyright ©2022 上海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