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52261268 18516500148
律师团队
>>
  • 上海律师上海律师
  • 上海律师上海律师
  • 上海律师上海律师
  • 上海律师章律师
业务范围
>> 
提供上海市各市县区专业法律服务,免费解答法律问题,处理婚姻家庭纠纷、房产纠纷、公司投资、经济合同、知识产权、刑事犯罪辩护等。
律师在线
>> 

擅长领域
>> 
 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离婚了,能要求一次性支付抚养费吗


上海律师网 www.shlsw.net


  1、夫妻离婚时,子女抚养费的支付可以一次性付清,但日后情况发生变化,原定数额不足以维持子女生活的,则其有权要求增加抚养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十八条规定:子女要求增加抚育费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或母有给付能力的,应予支持。(1)原定抚育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的;(2)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的;(3)有其他正当理由应当增加的。根据有关规定,抚养费一般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的比例给付,但一般不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若当初离婚协议中约定的抚养费数额较小,可以向对方提出增加,双方协商不一致可就此事到法院起诉。法律并没有规定抚养费是按月支付、按年支付或一次性支付,司法实践一般判决按月或按年支付。不过如果双方同意,可以一次性付清抚养费。

  但是一次性支付之后,并不意味着以后就没有了任何责任,但情况发生改变时,是有权要求其增加抚养费的。 《婚姻法》第三十七条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离婚子女抚养费的内容、标准及给付方式 本文介绍离婚子女抚养费的内容、标准及给付方式。离婚后子女的抚养费包括哪些内容,其标准应如何确定,如何给付? 根据《婚姻法解释》的规定,抚养费包括三项,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因此,在书写离婚协议时,如果没有把教育、医疗费单项列出,抚养费一般会被法院推定为包括教育、医疗、生活费用在内的。但是,如果离婚后,孩子发生突发的、较大的医疗、教育费用或人身意外伤害费用,而原有抚养费不足以支付的,可以另行起诉要求增加抚养费。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确定 抚养费应由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组成。在具体实践中,在确定子女抚养费的要从以下几方面给予考虑: 1、子女实际需要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怎么给 本文介绍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怎么给,详细介绍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的数额、给付方式、给付期限、相关规定等内容,全文解读离婚后孩子抚养费的支付。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离婚案件中,大家最关注的子女抚养问题除了子女归谁抚养外,还有子女的抚养费如何给付的问题。下面,就离婚后孩子抚养费问题根据相关法律结合司法实践作一归纳。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该给多少 给付子女抚育费的数额,一般为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参照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为标准,由父母双方协议确定。不能达成协议的,由法院依据上述原则判决。不足以维持子女生活的,则其有权要求增加抚养费。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十八条规定:子女要求增加抚育费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或母有给付能力的,应予支持。(1)原定抚育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的;(2)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的;(3)有其他正当理由应当增加的。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当中有明确规定,“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法律中 “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因此,男方应给付抚养费至孩子可独立生活的法定条件成立时至。

  3、一次性支付抚养费法院支持的案例很少的。比如,某甲起诉称:原告母亲与被告之间由于夫妻感情破裂协议离婚,双方在离婚协议中约定原告跟随母亲生活,由被告承担每月抚养费1500元至其年满十八周岁止。但是经过原告母亲的多次催讨,至今被告对于原告的抚养费分文未付,原告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被告向原告一次性支付抚养费共计290000元。法庭审理时,原告将诉讼请求变更为:1、被告支付原告离婚协议生效至提起诉讼期间的抚养费70000元;2、被告支付原告每月抚养费1500元,从2012年1月1日起计算至被告年满18周岁止。

  法院审理后认为: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子女有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的权利。本案中,原告母亲与被告离婚时,曾约定原告随其母亲生活,由被告支付每月生活费1500元至其年满18周岁止,该约定未违反相关法律,应为合法有效,现原告根据该约定向被告主张其权利,应予以支持。对于2007年8月1日至2011年年底的抚养费,原告一并主张,并未违反相关规定,予以支持;至于2012年1月1日开始,由被告于每年的1月底前支付当年的抚养费至被告年满十八周岁止。

  在上述基础上,判决被告支付原告某甲抚养费每月1500元,支付方式如下:2007年8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的抚养费共计79500元,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2012年1月1日起,由被告于每年的1月底前支付当年的抚养费至原告年满十八周岁止。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不直接抚养孩子一方,多次不依判决按期支付抚养费,则抚养孩子一方可向法院提起抚养费纠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变更抚养费支付方式,一次性支付或与每年年初支付一年的抚养费。

  4、孩子接近成年,则判决一次性支付抚养费的可能性大些。曾有当事人申请再审,理由是孩子已年满18周岁,不应再判决由被申请人抚养。同时法院判决由申请人向被申请人一次性支付抚养费的计算期限也属不当。认为申请人领取(2012)渭中法民一终字第00268号民事判决书之日,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婚姻关系解除并已发生法律效力,故抚养费的计算应自该日,即2013年5月25日算至2014年1月5日。且申请人每次去看望孩子时均向孩子支付相关费用,在计算抚养费用时应将已付费用扣减。但法院再审认为,2012年7月1日起至孩子成人止的抚养费判决后,申请人对此判决结果并未提出上诉,故其申请再审要求孩子由其抚养及抚养费计算期限有误的理由,不予审查。

  5、同时,双方同意,法院裁判一次性支付抚养费的可能比较大。判决后又反悔,没有有力证据,则获得很难获得支持。法院认为张某与刘某于2013年9月2日开始分居,分居前双方与女儿共同居住,分居后女儿跟随刘某共同生活,因此,一、二审从对子女成长有利、保障子女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认定离婚后女儿由刘某抚养为宜,并无不当。一审法院根据张某陈述的由其个人承担家庭生活开支,张某、刘某名下三项银行贷款的偿还情况以及张某在另案庭审中陈述的收入水平,在双方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判决张某一次性支付抚养费,已充分考虑了张某的收入情况和支付能力。没有证据证明刘某存在不利于小孩成长的行为,张某称女儿由刘某抚养及一次性支付抚养费不利于女儿成长,依据不足。

  案例一:李某1、刘某1一致同意离婚,足以认定夫妻感情破裂,法院判决准予离婚。双方争议事项如下:1.婚生儿子刘某2的抚养权归属及抚养费支付方式。对于抚养权归属,李某1认为其虽有其他子女,但并非与刘某1所生,故不应适用该规定。因法律并未明确其所称的“其他子女”仅限于与同一人所生子女,故该意见于法无据,不予采纳。李某1另称刘某1曾被判处刑罚,对其有暴力、威胁行为,但刘某1尚处缓刑考验期,如其确有违法情况,应报请缓刑监管机关启动撤销缓刑程序。现刘某1之缓刑仍在执行中,故李某1的主张依据不足,不予采纳,如本案判后刘某1有被撤销缓刑、收监执行的情况,李某1可另行主张。对于抚养费支付方式,刘某1并无证据证明李某1有拒不支付抚养费的情形,法院对其要求一次性支付抚养费的意见不予采纳。

  案例二:张某、刘某是在2015年经人介绍,2007年2月生一子,2009年才到民政局补办的结婚证。但因感情不和,起诉离婚,刘某要求张某一次性支付抚养费,因为张某现在已经不再某城坡刘居住,刘某根本不知道其住址,抚养费支付根本无未予落实,这样将不利于儿子的抚养。事实上,张某在广州有外遇,并为了摆脱刘某及儿子,急于离婚。并且其曾同意一次性支付,充分说明其有能力一次性支付。

  法院认为:夫妻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张某、刘某不能正确处理夫妻之间的矛盾,致使双方矛盾越来越深,张某二次起诉要求离婚,刘某在2015年9月25日审审时同意离婚,说明双方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无和好的可能,原审法院判决准予双方离婚并无不当。关于原判认定的抚养费支付方式及数额是否适当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八条规定:“抚育费应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一次性给付。”刘某没有证据证明张某具备一次性给付抚养费的条件,其主张张某一次性给付刘嘉硕抚养费的依据不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七条规定:“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由于每年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处于不断变化中,在未判决一次性支付抚养费的情形下,按固定数额确定今后每年的抚养费欠当,也易给当事人增加诉累。张某每年支付的抚养费应按河南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计算。


·老婆要离婚如何争取孩子抚养权?
      老婆要离婚如何争取孩子抚养权? 老婆要离婚如何争取孩子抚养权?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的通知: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


·返还财产国家赔偿是什么
      说到国家赔偿,相信您一定不会陌生吧,其实,国家赔偿是可以分为恢复原状以及返还财产这两种类型的赔偿的。不同的类型的适用条件也是不同的,对于返还财产国家赔偿来说,我们都是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应的条件以及流程吧。 一、返还财产国家赔偿是什么 返还财产:指赔偿义务...


·在离婚后
      在离婚后,在分割财产方面首先要分清楚什么是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婚前的财产并且登记在个人名下的属于个人财产,离婚后不参与分割。而对于婚后取得的,即使是登记在个人名下,也是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那在离婚后,当然可以进行分割。未成年子女在父母离婚后是由那一方抚养的问题。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


·2023年国家赔偿标准是怎么样的?
      一、国家赔偿标准是怎么样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申诉检察厅2019年5月15日下发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检察院办理自身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的国家赔偿案件时,执行新的日赔偿标准315.94元。据最高检刑事申诉检察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


·和情人在一起算重婚吗?
      和情人在一起算重婚吗?不算。只要没有在婚内又与其他人结婚,就不是重婚。重婚是没有离婚的情况下,又和别人结婚。这属于重婚。二、重婚罪的犯罪类型1.与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又登记结婚而重婚,也即两个法律婚的重婚。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有重婚者欺骗婚姻登记机关而领取结婚证的,也有重...


·起诉离婚怎样可以一次判离?
      脱离了原来的封建思想,中国的离婚率相比于从前大幅提高,起诉离婚的情况由夫妻双方在某些协商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而发生的,对于他们来说尽快离婚才能更好的开始新的生活,那么起诉离婚怎样可以一次判离呢?下文为您解答。 一、起诉离婚怎样可以一次判离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


·被欺骗而结婚可以怎么离婚
      都说结婚需要当事人心甘情愿,但现实中却出现了一方被欺骗而结婚的情况。面对这样的遭遇,有的当事人选择认命,就与对方继续过下去。但有的人却想要离婚,那么此时应该如何离婚呢?详细内容请在下文中进行具体了解。 协议离婚:双方自愿离婚,并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


·夫妻离婚孩子抚养权怎么争
      夫妻离婚孩子抚养权怎么争 一、离婚孩子抚养权怎么争 1、突出自己的工资收入或经济条件的优势。 2、突出自己的受教育程度、所居住的环境等人文方面优势。 3、突出自己及自己父母能给孩子陪伴。 4、证明孩子有长期与自己生活的习惯。 5、依法律规定争取孩子的抚养权。 6、证...


·一、没结婚在一起生活的财产怎样分配?
      一、没结婚在一起生活的财产怎样分配? 没结婚在一起生活的情况下,财产分配应当由双方协商解决,因为双方不构成夫妻关系,没有法定的权利与义务。两人在一起生活,没有领取结婚证。如果两位的同居不符合事实婚姻的认定,就不是夫妻关系,相互之间没有法定权利和义务,两位可以协议分手。登记在各...


·如果父亲拒付非婚生子女抚养费,怎么办?
      未婚生子其实对自己、对孩子来说都是比较不负责任的一种行为。如果说孩子生下来以后,作为孩子的父亲又不承担起对孩子的抚养义务,那么对于孩子的母亲来说就是不公平的,而且男方这么做其实也是违法的。下面我们就详细的为您介绍一下如果父亲拒付非婚生子女抚养费,怎么办? 一、如果父亲拒付非婚生子...


·夫妻离婚哪些财产可以分?
      夫妻离婚哪些财产可以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认为在法庭审理中应当分清个人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共同财产,坚持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照顾无过错方,尊重当事人意愿,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合情合理地解决,并提出2...


首 页 | 律师简介 | 服务领域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22 上海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热线:13052261268 18516500148
18516500148
点击这里给上海律师发消息


在线法律咨询